"建模“二字在廣大從事科研者眼中也許是一項大工程,因為涉及建模的實驗實驗量一般相對比較大。動物疾病模型主要用于實驗病理學和實驗治療學(包括新藥篩選)研究。借助動物模型的間接研究,可以有意識地改變那些在自然條件下不可能或不易排除的因素,以便更準確地觀察模型的實驗結果并與人類疾病進行比較研究,有助于更方便、更有效地認識人類疾病的發生發展規律,研究防治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兩種。
一、自發性動物模型(Spontaneous Animal Models)
是指實驗動物未經任何有意識的人工處置,在自然情況下所發生的疾病。包括突變系的遺傳疾病和近交系的腫瘤疾病模型。突變系的遺傳疾病很多,可分為代謝性疾病、分子疾病和特種蛋白質合成異常性疾病。如無胸腺裸鼠、肥胖癥小鼠、癲癇大鼠、高血壓大鼠、無脾小鼠和青光眼兔等。它們為生物醫學研究提供了許多有價值的動物模型。近交系的腫瘤模型隨實驗動物種屬、品系的不同,其腫瘤的發生類型和發病率有很大差異。
二、誘發性或實驗性動物模型(Experimental Animal Models)
實驗性動物模型是指研究者通過使用物理的、化學的和生物的致病因素作用于動物,造成動物組織、器官或全身一定的損害,出現某些類似人類疾病時的功能、代謝或毒使動物患相應的傳染病,又如用化學致癌劑、放射線、致癌病毒誘發動物的腫瘤等。誘發性疾病動物模型具有能在短時間內復制出大量疾病模型,并能嚴格控制各種條件使復制出的疾病模型適合研究目的需要等特點,因而為近代醫學研究所常用,特別是藥物篩選研究工作所。但誘發模型和自然產生的疾病模型在某些方面畢竟存在一定差異。因此在設計誘發性動物模型要盡量克服其不足,發揮其特點。